减水剂和速凝剂的标志
行业资讯
产品分类
 
行业资讯

“十二五”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将大展宏图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推动了我国建筑材料产业细分领域的日益丰富,有的细分产业正在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水泥混凝土产业就是其中的例子。

  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的崛起是社会发展导致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泥混凝土发展规模和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和地区建筑工业化和居住文明化的程度和水平。

  综合近期专家学者对我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估,大家一致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预拌混凝土产量是10亿多立方米,比2000年的产量增加了10倍。水泥混凝土制品生产规模持续增长,2010年水泥混凝土工业总产值达4000多亿元。此外,更具环保节能意义的预拌砂浆行业也已开始起步。到2010年,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设了预拌砂浆生产线200余条,年设计生产能力超过5000万吨;二是我国水泥混凝土的装备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三是水泥混凝土制品品种门类齐全。包括排水管、压力管、水泥电杆、水泥混凝土桩等传统水泥混凝土制装饰水泥混凝土产品、钢筋混凝土管片、钢纤维混凝土井盖、核电站废料包装桶等。

  目前,我国混凝土产业的发展重心正在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混凝土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也日趋活跃。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向上游延伸以形成其配套竞争优势,而上游的水泥制造企业随着水泥产能过剩带来的发展空间受制约也正在谋划向下游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这种产业链的联动,对促进混凝土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福音。因为这样的产业链共振,不仅会推动产业的加速发展,而且同时也会促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混凝土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全行业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也在日趋显现。一批大型优势企业将凭借其市场竞争优势,顺应市场潮流,抓住商机迅速做大做强。我们可以期待,在“十二五”期间,一批混凝土行业的全国性龙头企业和区域性领袖性企业将快速崛起,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中年经营规模在数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的企业将在业内产生。

  我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行业之所以会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的牵引与拉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按照“十一五”期间水泥消费的情况,专家们预判,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年水泥消费量将突破20亿吨,假若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世界上发达国品,还包括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如预应力高强管桩、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家的建筑工业化水平,那么,到“十二五”末,我国水泥的工厂化加工率必须要达到50%左右。如果是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可以预期,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期间将有可能突破1万亿元,从而成为我国建材行业中的第一大产业。随着包括住宅产业化在内的建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建筑施工现场湿作业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的比重将会显着上升。有研究者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加工消耗的水泥有可能达到年水泥消耗量的50%左右。

  我国水泥混凝土的市场前景是无庸置疑的,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容不得忽视。专家们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3个方面。一是目前的产业规模与建筑业规模不匹配。2010年我国建筑业消耗水泥为18亿吨,但预拌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制品和预拌砂浆所消耗的水泥仅占水泥总产量的约30%。而发达国家水泥的工厂化加工率一般都在8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建筑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行业的发展规模与行业的管理水平不匹配。近些年来,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规模一再扩大,但其行业的管理职能定位却未能明确,目前行业管理突出的弊端就是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缺乏集中统一和有效协调。至今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也未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更不要说指导全行业统筹发展的行业发展规划了;三是产品的设计与产业的发展规模不匹配。目前产品开发依然停留在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和跟进阶段,同质化的产品致使不少企业缺乏竞争力,进而导致产业整体的效益也处在较低的水平。

  2011年,是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元年。我们分析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的现状,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到这门产业的发展差距和发展前景。我们可以断定,“十二五”期间正是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大展宏图的历史时期,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的定位与进步,促进这门事关国计民生产业的科学发展。
 

[日期:11-05-03] [热度:]
 
 
山西方兴建材有限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新派传媒
销售热线:0359-2448111 15364902888 技术服务:0359-2448366 2448333 传真:0359-2448466
邮箱:fangxingjiancai@163.com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陶村镇半坡村